An Overview Of Our Solution
- Population Impacted:
- Continent: Asia
Organization type
Population impacted
Size of agricultural area
Production quantity
People employed
Describe your solution
Describe your implementation
External connections
What is the environmental or ecological challenge you are targeting with your solution?
Describe the context in which you are operating
卧龙自然保护区处于龙门山的南部,是四川盆地到川西平原之间的过渡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过渡区。卧龙地区有超过2200种记录在案的动物,包括109种兽类和281种的鸟类。从1920年起,因为卧龙当地村民伐树等情况越来越严重,这片大熊猫和很多其它动植物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8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包括《中国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的法律法规逐步推出,禁止村民偷猎大熊猫,同时逐步提高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卧龙在1986年开始即推行了退耕还林(竹)工程,是我国林业建设上设计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而2000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更是一个精彩的转折点,通过采取区内农户承包天然林的管护办法,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实现了从被动式保护到参与式、社区共管的飞跃式转变。
卧龙地区的主要地貌形态是高山深谷,气候类型是平原气候,即较小的气温年较差、明显的干湿季节和集中的降雨。当地农业分为种植业、采摘业和畜牧业三种。种植业包括辣椒、土豆、南瓜,当地特产独特的雪山大豆,还有与其它地方错季结果的李子,种植过程中少放或不放农药,是真正的有机食物。采摘业包括金银花等药材,当地的村民有夏天上山采摘的习惯。养殖业的产品包括猪、鸡、牦牛、羊,以及中国本土蜂酿造的百花蜜,特点是种类多、养殖时间长、养殖方法科学、生态,同时因为卧龙是水源地,生态环境好、土地肥沃,所以日常很少使用农药化肥,整体有转化为有机培育产业的潜力。
卧龙村民以藏民为主,留在卧龙本地的村民数量高于中国农村平均水平,青壮年留在本地的数量也较多。目前卧龙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为老人种地、年轻人短工、政府服务、旅游业餐饮和销售。
以“大熊猫之乡”的称号闻名于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有世界上超过十分之一的大熊猫,位于耿达乡神龙坪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耿达基地更是风景优美、建筑精致、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同时,卧龙自然保护区内更有青海子等风景优美的景点,在2016年10月通往成都的公路建成以后已经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在2016年十一黄金周内就有4万人次,而随着宣传力度的逐渐加大,加上目前成都的雾霾情况严重,到卧龙躲霾也逐渐形成产业,来卧龙人数还将继续攀升。当老土在卧龙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时,村民向老土反映希望能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及三种农业的销售提高生活水平,大部分的游客也对对生态旅游抱有很大的期待,并且希望卧龙能有高标准的旅游配套设施。
随着交通通畅,七家左右的国企也已经或正在进驻卧龙,开展旅游开发或有机农业开发,后者已经向卧龙村民收购了大量土地,而具体的生态发展模式仍有待观察。
How did you impact natural resource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Language(s)
Social/Community
Water
Food Security/Nutrition
Economic/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limate
Sustainability
根据老土在卧龙的采访结果,游客对卧龙的生态旅游抱有很大的期待。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有机食品的好处,加上卧龙接近成都,农业和旅游业的收入将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因为方案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且在特别自然保护区内,若得到政府的赞同,也会类似当下政府提供的种李子树的补贴一样,请政府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