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Overview Of Our Solution
- Population Impacted:
- Continent: Asia
Organization type
Population impacted
Size of agricultural area
Production quantity
People employed
Describe your solution
Describe your implementation
External connections
What is the environmental or ecological challenge you are targeting with your solution?
Describe the context in which you are operating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史的国家,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栽培史。以笔者所处的陕西关中地区为例,有接近3000年的农业开发史,在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即为驰名全国的粮仓。长期的开发与种植过密导致土壤本身较为贫瘠。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1992年为0.0913公顷,1995年为0.0859公顷。生产组织方式基本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每户平均耕作面积为0.25公顷。种植主粮的收益约为1.5万元人民币每公顷,种植果木(以猕猴桃为例)约为22.5万元人民币每公顷,日光温室蔬菜(以西红柿为例)约为60万元人民币每公顷,普通大棚蔬菜约为37.5万元每公顷。可以看到,不同作物品种的经济效益相差巨大。
80年代以来,基层的农业技术互助组织逐渐消亡,目前基层拥有的农技人员密度约为1000公顷每人,实际起不到指导作用。这导致大量中小种植者只能依赖经验及农资渠道获取技术,不能主动更换栽培品种及科学种植。以日光温室蔬菜为例,在陕西泾阳富有经验的成熟菜区,每公顷土地的化肥年投入约为6.75万元人民币,农药投入约为2.0万元人民币,属于严重超标状态,很多菜农依然使用传统漫灌,导致土壤板结,病虫高发。由于种植的不科学,菜农平均每5年需要更换受污染的温室土壤,种植风险逐年叠加,病虫高发,效益减低。从消费市场来看,几乎很难获得农残合规的商品西红柿。菜农的种植以获取高产为目标,并不懂得优质商品超额回报的道理,也没有产品销售通路,缺乏改进技术的动力。
实际上,近三十年来,由于农药,化肥的持续投入,基层农业技术体系的缺失,以及小农经济的特点,使得基层的管理与种植技术处于一种退化或进化过慢的状态,严重影响着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How did you impact natural resource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Language(s)
Social/Community
Water
Food Security/Nutrition
Economic/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limate
Sustainability
这一方案的最终收入来源计划是收取种植者的技术服务费用或使用费,随着产品的进一步成熟与覆盖面积的扩大是可达成的。目前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销售解决方案给地方政府,农资企业以及农产品销售环节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