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ain Menu

  • About
  • Contests
    • Changing Unsustainable Trade
    • Water Pollution and Behavior Change
    • Climate Change Needs Behavior Change
    • Farming for Biodiversity
    • Reducing Our Risk
    • Adapting to a Changing Environment
    • Turning the Tide for Coastal Fisheries
  • Solutions
  • Impact
    • Growing indigenous seeds with pride
    • Honey shows the way in Ethiopia
    • Revitalizing oceans and communities
    • Solar Sister Entrepreneurs
  • Log in
  • English
  • Chinese, Simplified
  • Français
  • Español
  • Indonesian
  • Portuguese, Brazil
Farming for Biodiversity

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Red River State, 中国
Close

An Overview Of Our Solution

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中国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境内,东接金平县,南连绿春县,西邻红河县,北与蒙自市、个旧市、建水县隔红河相望,处于内地与边疆的中节点。元阳县海拔最低点为144米,最高海拔为2939.6米。元阳梯田的开垦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以元阳县为代表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被称为“中华风度”。 2007年,中国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哈尼稻种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元阳哈尼梯田属核心区)在第三十七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21个委员国代表的审议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总面积超过80万亩,是可持续发展遗产。 20世纪下半叶,农村社会体制的变迁、人口大幅度增加、市场经济、农村劳务输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元阳县哈尼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梯田传统农耕机制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保护梯田、保护传统村落和文化,带动各族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建造森林-水系-村庄-梯田“四素同构”的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村。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及所属的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世博元阳公司”)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对老虎嘴片区梯田进行流转试点。同时,积极申请“稻-鱼-鸭”试点,引入科学种养经验,推广成果,精准扶贫。
Who is this solution impacting?
Community Type
Rural
Rural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Population Impacted:
  • Continent: Asia
General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type

公司
Ecosystem (select all that apply)
Grasslands
Grasslands

Population impacted

1000人
Challenge

Size of agricultural area

20公顷

Production quantity

300公斤

People employed

120人
Solution

Describe your solution

1、对传统耕种的保护 元阳梯田红米属于糙米,米粒细小,仅为杂交水稻的三分之二大,具有适应性强,需肥少及抗虫害的优良特性,种植梯田红米所需的地理、气候、水源等条件,比其他产区的红米更苛刻,多年保持真亩产300至400公斤的产量。梯田红米每年3月播种,10月收割,一年仅长一季,生长期180-210天,比一般的米多生长40-60天,为了传统梯田耕作文化、稳定基因、收割时留下最长、最好、最饱满的稻穗来年播种。 2、解决梯田被抛荒弃耕方案。 梯田被抛荒弃耕主要原因是传统耕种方式成本远远高于收入,因此,提高耕种收入,留住年轻劳动力和吸引外流劳力回来耕种,让梯田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如稻,鱼,鸭共同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如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提升稻米品质)等方式提高耕种收入。 3、减少对物种的污染 回归传统耕种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使用天然农家肥,施用有机绿肥养田,纯手工除草,恢复田中微生物,水生动植物等,每年收割完稻谷后立即把田埂打好,再把谷茬犁翻,将杂草和谷茬犁入土中,再从山上割来马虎草、臭菊叶、秧青树叶、蒿枝草、紫茎泽兰等放入田中摊开后,以人工脚踩的方式将它们踩入泥中浸泡在水里,任其慢慢腐烂成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绿肥腐烂后有辛辣味,所以还具有杀虫的功能。遵循自然规律,让农作物自然生长,减少甚至不被污染。 4、保持或增加水流量。 恢复或增加植被覆盖率,禁止砍伐树林,使山体贮水量增加,保证梯田需水量,让梯田一年四季保持足够的水分,不干旱,保持土壤粘性,防止塌方。 5、生活垃圾与生活用水的处理。 村民平时把各种畜粪积存于村边宅旁的肥塘中,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每到栽秧季节前10天左右,开放流经村寨的沟渠水冲洗肥池,利用村内地势从高到低流淌的沟水,冲洗村内道路边的禽兽粪和集体积肥的池塘或私人肥池,肥水沿村寨道路边水沟往寨脚的梯田流去,成为高效农家肥,这种流水施肥的方法适用于寨子脚下方附近的梯田。而生活垃圾必须定点定期处理,防止流入水沟河流;生活用水不流入灌溉用水沟渠,分开排放,防止灌溉用水受到污染。 6、科学合理的修建、管理沟渠。 科学合理的修建、管理沟渠,让沟渠旱可引,溢可关,涝可排。沟渠根据该片区各点需水量合理修建,并随时清理,沟渠入口处设垃圾滤网,并随时清理,以防沟渠堵塞,导致沟渠冲垮,梯田冲毁。 7、生物防治小龙虾。 防治小龙虾,可以认为捕捉。也可以8到10月亲虾产卵季将洞穴堵住,阻止亲虾繁殖。同时,在梯田里投放鲤鱼,鲶鱼,黄鳝和黑鱼等小龙虾的天敌,同时放鸭子,牛蛙,青蛙直接吃小龙虾。禁止养殖小龙虾。
Implementation

Describe your implementation

1、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有计划地实施梯田流转,加大宣传力度,在农户平等、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有条件的梯田就进行流转,尚不具备流转条件的梯田,再进行宣传动员,在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行梯田流转,成熟一批,流转一批,合作一批。在梯田景观维护上,根据游客市场需求和种植条件的许可,统一规划,逐步打造七彩梯田景观。在梯田鱼养殖上,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保障销路,保证商品质量。 2、哈尼梯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危在旦夕,为了不让百年的红米耕作瓦解,百年的传统留种方式消亡,保存珍贵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世博元阳公司正在努力推进梯田流转项目工作,目前已经在老虎嘴梯田片区实现梯田流转面积300亩,试栽种红油3号、红优8号两个品种的红米250多亩,种植于海拔800米至1200米梯田高山,因耕作梯田难以应用大规模农业机械,所以是采用纯净山泉水灌溉、原生态积肥滋养、人工耕禾除草的原始耕作方式,出产的品种主要有精致水碾米、红糙米、精致红米、留胚红米。 3、高山梯田有机稻谷,现在仍是村落现居农民的人工种植,属于珍贵品种却鲜为人知。城市人如此之渴望,而当地村民却只是自给自足生产的稻作物,供需之间的落差成为了哈尼村落最可行的发展机遇。一粒红米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帮助农民提升生活水平,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世界遗产最有力的工具。用红米撬动当地村落与外界的经济来往,不但能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更能化解梯田耕作文化没落的趋势。我们通过举办梯田民俗文化旅游节农田趣味运动会,通过电视媒体宣传、网络推广、LED屏幕宣传、图片展等方式,对农业文化进行广泛宣传。 4、策划“七彩梯田”、“梯田捕鱼节”、“梯田新米节”等景观和活动,吸引全球目光,引来各地游客,提升梯田农副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新途径,农民会直接从中获益,使农民充分意识到千百年来自身开垦的梯田、民族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使农民能自愿的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自觉意识到梯田资源的珍贵性和存进旅游发展的巨大价值,形成良性循环,使农民受益于梯田。 5、建立传统技术补偿机制,鼓励使用传统农耕方式种田。建立有效的传统农业技术补偿机制是促进梯田文化传承的途径之一。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下,一些古老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的再回归,必定会影响到当地居民受益,如劳动强度大、耗时长等。因此,根据社区居民的受偿意愿和相关受益者的支付意愿,依据发展权限制的损失,建立适当的补偿机制,包括制定补偿的标准、方式和途径。 6、成立“农业文化传承班”,鼓励当地青少年传承非物质农业文化。成立“农耕文化教育基地”,让广大学生下乡亲耕,获得体验农耕、采摘劳动的喜悦;学习传统农业文化的知识与技术,感受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魅力。 7、建立梯田文化展示厅等,将传统的农业生产用具、生活用具、传统农作物种子与模型、传统工艺品、传统知识与技术的图片和纪录片等,将非物质农业文化“物质化”,将歌谣、农谚、传统农耕知识等详细登记成册出版,或拍摄成纪录片;并实现数字化的存贮和传播,以电子照片、视频、音频和电子书的形式组建展示馆,能下载安装在村民的手机里,便于保存、学习与宣传。将所有农业文化在农民生产和生活中展现,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进行动态的保护与科学发展。 8、在保护梯田的基础上,以保护为根本,逐步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其最大的盈利模式就是梯田得到永久的保护效应,为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老虎嘴梯田核心旅游产品及节庆活动的运作带动景区旅游收入;第三,新增“老虎嘴—洞浦梯田”旅游线路为公司增加盈利点;第四,稻米、梯田鱼等农产品的销售收入;第五,特色旅游商品的加工、包装、销售收入。

External connections

1、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有计划地实施梯田流转,加大宣传力度,在农户平等、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有条件的梯田就进行流转,尚不具备流转条件的梯田,再进行宣传动员,在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行梯田流转,成熟一批,流转一批,合作一批。在梯田景观维护上,根据游客市场需求和种植条件的许可,统一规划,逐步打造七彩梯田景观。在梯田鱼养殖上,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保障销路,保证商品质量。 2、哈尼梯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危在旦夕,为了不让百年的红米耕作瓦解,百年的传统留种方式消亡,保存珍贵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世博元阳公司正在努力推进梯田流转项目工作,目前已经在老虎嘴梯田片区实现梯田流转面积300亩,试栽种红油3号、红优8号两个品种的红米250多亩,种植于海拔800米至1200米梯田高山,因耕作梯田难以应用大规模农业机械,所以是采用纯净山泉水灌溉、原生态积肥滋养、人工耕禾除草的原始耕作方式,出产的品种主要有精致水碾米、红糙米、精致红米、留胚红米。 3、高山梯田有机稻谷,现在仍是村落现居农民的人工种植,属于珍贵品种却鲜为人知。城市人如此之渴望,而当地村民却只是自给自足生产的稻作物,供需之间的落差成为了哈尼村落最可行的发展机遇。一粒红米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帮助农民提升生活水平,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世界遗产最有力的工具。用红米撬动当地村落与外界的经济来往,不但能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更能化解梯田耕作文化没落的趋势。我们通过举办梯田民俗文化旅游节农田趣味运动会,通过电视媒体宣传、网络推广、LED屏幕宣传、图片展等方式,对农业文化进行广泛宣传。 4、策划“七彩梯田”、“梯田捕鱼节”、“梯田新米节”等景观和活动,吸引全球目光,引来各地游客,提升梯田农副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新途径,农民会直接从中获益,使农民充分意识到千百年来自身开垦的梯田、民族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使农民能自愿的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自觉意识到梯田资源的珍贵性和存进旅游发展的巨大价值,形成良性循环,使农民受益于梯田。 5、建立传统技术补偿机制,鼓励使用传统农耕方式种田。建立有效的传统农业技术补偿机制是促进梯田文化传承的途径之一。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下,一些古老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的再回归,必定会影响到当地居民受益,如劳动强度大、耗时长等。因此,根据社区居民的受偿意愿和相关受益者的支付意愿,依据发展权限制的损失,建立适当的补偿机制,包括制定补偿的标准、方式和途径。 6、成立“农业文化传承班”,鼓励当地青少年传承非物质农业文化。成立“农耕文化教育基地”,让广大学生下乡亲耕,获得体验农耕、采摘劳动的喜悦;学习传统农业文化的知识与技术,感受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魅力。 7、建立梯田文化展示厅等,将传统的农业生产用具、生活用具、传统农作物种子与模型、传统工艺品、传统知识与技术的图片和纪录片等,将非物质农业文化“物质化”,将歌谣、农谚、传统农耕知识等详细登记成册出版,或拍摄成纪录片;并实现数字化的存贮和传播,以电子照片、视频、音频和电子书的形式组建展示馆,能下载安装在村民的手机里,便于保存、学习与宣传。将所有农业文化在农民生产和生活中展现,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进行动态的保护与科学发展。 8、在保护梯田的基础上,以保护为根本,逐步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其最大的盈利模式就是梯田得到永久的保护效应,为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老虎嘴梯田核心旅游产品及节庆活动的运作带动景区旅游收入;第三,新增“老虎嘴—洞浦梯田”旅游线路为公司增加盈利点;第四,稻
Results

What is the environmental or ecological challenge you are targeting with your solution?

1、梯田被抛荒弃耕 由于红河哈尼梯田处于高山地区,开垦随山形地势的变化而变化,因地制宜,大部分无法使用机械化耕种,必须全程人工劳种,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种出来的稻谷价格无法提高,导致梯田耕种成本远高于收入,再加上年轻一代的文化素质提高,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继续种田,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剩余劳动力老龄化,致使梯田被抛荒弃耕,传统农耕技术延续性受到挑战。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之一的老虎嘴梯田片区,总面积6000多亩,目前被抛荒弃耕的面积达近1000亩。 2、沟渠年久失修 由于梯田耕种成本高,劳动力外出,梯田不被重视,因此,沟渠年久失修,引水排水不合理,致使许多梯田干旱,同时很多地方被大面积的冲垮,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遭到破坏。老虎嘴梯田片区很多田块因引水排水不合理而导致干旱、冲垮。其中“马胸”部位,因长期缺水,供水不稳定,导致整片区域(总共面积超过27亩)下沉,局部严重塌方,水土流失严重。而2016年8月,因沟渠没有妥善管理,引水排水不合理,导致沟渠严重堵塞,一场暴雨引起水流严重外流,冲垮了大面积的梯田。 3、物种受污严重 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在短期内会带来粮食的增产,因而有些农户选择化肥、农药代替传统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导致传统的肥田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延续性受到挑战,同时使得梯田里的水受到严重污染,也影响到田里和周边的物种受污染,造成一些物种体内有害物质增多,食品安全受到威胁,甚至导致物种消失。以前在梯田里随时能够见到的泥鳅,鳝鱼,田螺等物种如今已经很少了。 4、蓄水量减少 红河哈尼梯田因土壤土质,必须一年四季蓄水,保持土壤的粘性,防止塌方(《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2期》指出:红河哈尼梯田研究区平均土壤容重为1.09g/cm3,总空隙度为65.1%,非毛管空隙度为18.7%,平均土壤蓄水容量达2589t/hm2,土壤滞留贮水量达739t/hm2,表层土壤平均初渗率达13.57mm/min,稳渗率达7.22mm/min)。而如今,梯田上方植被严重破坏,山体蓄水量减少,致使梯田供水不足,造成梯田干旱,塌方,影响梯田可持续使用。老虎嘴梯田上方曾经植被茂密,水量充沛,而如今,植被稀疏,主河流的水量还不到旱季就严重减少,使梯田蓄水量严重下降。 5、生活污水的二次污染 由于农村生活用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垃圾随着生活用水流入村寨下方的

Describe the context in which you are operating

1、社区环境与经济可持续
项目周边农村社会经济基础薄弱、观念老旧、思想保守,农民在农闲时段无所事事,经常出现赌博、打架、斗殴、酗酒等不良风俗。而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发展经营,并且为当地农民提供培训的机会。
2、食品安全与营养
哈尼梯田曾经培育出上百种传统稻作品种,但在政府倡导种植新品种,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被誉为“活着的基因库”的红米正面临着杂交水稻大面积的“入侵”,许多的老品种红米稻种被剔除,甚至灭绝。为了提高传统品种的产量,哈尼族农民长期以来异地自由交换改良传统品种,即要自己的传统品种与其他地方的传统品种交换耕种,这既没有改变传统品种的耕作制度,又能适当增长,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传统品种。但由于所谓“科学种田”的话语霸权,这样的民间改良品种在哈尼族梯田又得不到大量的推广,致使本地190多种品种下降,至今还种植的传统品种不足30个。在传统品种中,有不少是米质好、产量也较高的良种,但当地农业部门从来不去改良传统优质品种,而是一味引进外来杂交水稻等新品种,致使许多优质传统品种消失。这对维护梯田稻谷生物基因和生物多样性是一大损失,也是对世界农业的一大损失!
3、干涸问题突出,“骏马”景观已经消失
老虎嘴梯田是元阳哈尼梯田核心景观,“骏马”景观又是老虎嘴梯田的灵魂和代表。但由于梯田弃耕、干涸问题的存在,“骏马”景观已经不完整。

How did you impact natural resource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1、梯田耕作技术体系 首先,在水稻培养和种植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水稻旱育秧技术、单季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和再生稻栽培技术等。同时,充分利用梯田的时间及空间,发展“立体复合种养”的立体农业,提高了梯田的物质转化、能量循环和物质生产量。立体农业主要有“稻鱼共作”“稻鸭共作”“稻螺共作”和“浮萍肥田”等模式。其次,在生物资源利用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耕种过程中种植植物(如种植田埂豆)、养殖动物(如稻鸭共作)、植物肥田(如稻杆还田和养红萍),以及轮作(如稻薯轮作、稻瓜轮作、稻烟轮作、稻草轮作等)。通过这些途径既可以减少田间杂草和病虫害,也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户收入。 然后,建立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即在梯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养鱼、养鸭。水稻是叶子、碎稻谷、田间的小虫是鱼和鸭子的“大餐”,鱼和鸭子的粪便是水稻生长是肥料。三者互惠互利,最终形成生态共赢,整个过程绿色、无污染。 2、稳定性 在自然适应方面,梯田传统的农业生产系统通过种植水源涵养林,提高了稻田抗旱能力。通过轮作、套作和生态灭虫(如用石灰、草木灰和桐油等),提高稻田抗病虫草害能力。通过生态肥田的方式(种紫云英、养红萍,施人畜粪和稻草回田等),提高了土壤肥力。

Language(s)

Southwestern Mandarin; 25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Social/Community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下,梯田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项目的实施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梯田流转、梯田保护与扶贫帮扶的有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繁荣发展的重大助力。 一些农事活动的传承,既促进了村民的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也有助于维持农业文化的延续。

Water

在水肥管理方面,人工修筑的水渠配合“森林、竹林-村庄-梯田-溪流”的布局,既能有效地调节全年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平衡,形成优良的水利灌溉系统,减小洪涝、干旱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也能发挥保育水土的功能,防止水土流失。

Food Security/Nutrition

梯田通过复耕和多元化经营方式(如种植油菜花、稻薯轮作、稻瓜轮作、稻菜轮作、稻烟轮作、稻药轮作、稻草轮作、稻鱼轮作、稻鸭轮作等模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来源,增加村民耕种收入。

Economic/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通过成立“梯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互帮互助,有规划地经营和发展梯田。这不仅有助于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促进社区和谐。

Climate

河坝区蒸发量大,高山区云雾密度大、降雨丰富。境内以红河、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总长700余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6.9亿立方米,地表为20.81亿立方米,地下水6.09亿立方米,可利用1.47亿立方米,这些江河就是元阳所有水源的总源头。低纬度干热河谷区常年出现的高温使江河之水大量蒸发(如南沙地区最大蒸发量1995年竟达2306.5mm)。巨量水蒸汽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阴湿高寒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形成元阳年均雾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元阳上半山地区终年大雾笼罩,降雨极其丰富,云海格处神奇壮丽的原因。

Sustainability

通过元阳哈尼梯田“两保护一带动”模式的实践,我们力求取得自身发展、保护好世界最美梯田的同时,也力求为世界和国内梯田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为世界梯田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经验借鉴。借助于“两保护一带动”,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护和传承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同时,使旅游与扶贫相互协同、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让青壮年回流农村,回归梯田,从而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梯田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重要样本。

Return on investment

梯田流转直接租金收入 48 万元,到 2026 年达到 82.94万元,均价每亩 864 元,到 2035 年达到 143.33 万元,每亩均价 1,493 元。 本项目的实施将为“景民”提供直接就业岗位(含直接招聘和临时招聘),临时用工直接收入预计为人均 2,000 元以上,到 2026 年预计为户均 4,500 元以上,到 2035 年预计将达到 7,400 元以上。 其他收入还包括组织“梯田捕鱼节”等节庆活动分享收益,以及元阳公司将引导和帮扶当地群众开办与旅游相关的餐馆、旅社、特色产品销售等项目,获得收益。同时,在老虎嘴景前区商铺完工后,元阳公司也规划出 13 间商铺交由让当地农民销售土特产品,增加收入。惠及面占攀枝花乡户数的 70%,预计从事自主创业的农民每年收入增加会在万元以上。

Entrant Banner Image

1_0
Replication and Scale

How could we successfully replicate this solution elsewhere?

1、为中国梯田保护发展提供重要示范。借助于“两保护一带动”,推进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运作,带动和指引广西龙胜、湖南紫鹊界梯田开发;拟将以元阳哈尼梯田的基础,成立世界梯田保护开发研究院,积极打造高端论坛,牵头出台中国梯田保护《共同行动纲领》,逐步成为国际性梯田文化遗产保护带动样板。 2、为全球反贫困和中国精准扶贫提供创新模式。“两保护一带动”,实质上是要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反贫困运动,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这与过去依靠政府来反贫困,具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企业的力量,利用经济手段,让贫困人口获得可持续的生计,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这将成为一种新的反贫困模式,有助于推进我国精准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3、本项目的实施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梯田流转、梯田保护与扶贫帮扶的有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繁荣发展的重大助力。 4、偏僻的贫困乡村,随着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机场通航、高速公路的开通,以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迅速成长为新兴旅游目的地,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旅游扶贫优势由此不断凸显。 5、事实上,与云南毗邻的老挝北部、越南沙巴等地方亦有美丽壮观的梯田。但是,随着近年来东南亚旅游趋热,未来出现在哈尼梯田的保护问题也极有可能困扰老挝和越南。
Overview
Rare
© 2025 Rare.
  •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back to top